(編按:近日有報道指「kill標」會阻礙測量師的工作,隨時會引起大損失!不論事情會否如此嚴重,愛護環境和設施都是每個行山人士的責任。以下有些地方不是一般人可以前往,介紹只是讓大家有機會認識香港的獨特之處。所以奉勸大家,要上山,記得做好準備,在標高柱附近影相打卡沒有問題,但千萬不要破壞,還有記得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啊!)

2016 轉眼結束,新一年已經來臨,每到過不同地方,找到山上 標高柱 ,好像完成一個小里程,而一年就是這些足跡拼湊而成,無論是遍遠難到的,或是隱沒叢林的,經歷會化成回憶,我們相信總是甜美。今次介紹一些較特色的三角站,你又去過幾多呢?

01. 最高點:大帽山

因獲天文台邀請,有幸進入禁區雷達站考察,為將來安裝天氣觀測鏡頭給點意見,順道當然不會錯過這支香港之巔標高柱。站內環境地方廣闊,有三座球形雷達,也有道路和建築物,先進的天氣站是預測和分析風暴的最重要設施。

02. 最肥大:青山公路深井段

一般標柱都是圓柱狀,然而上窄下肥的也有很多,例如在清水灣大坳門和打爛埕頂山,但見過最粗大算是這支,頂部直徑兩呎,底部超過4呎,外形十分有趣,而一些歷史悠久的石柱會刻上CLS和編號,意義難以考據,難道是「Contour Lines」 的縮寫?例如元朗大樹下西路的小崗上的舊標,沒有顏色、沒有金屬板和方形基座。

03. 最好景:吊燈籠

新界東北的吊燈籠又名大青山,路途既高且遠,加上南脊的沖蝕嚴重,需要手腳並用才可登頂。山上擁有360度無阻景觀,人可以居高臨下欣賞東面風光如畫的印洲塘水域,吃一點苦頭也是值得。

04. 最特別:天文台山

天文台總部位於尖沙咀,一個叫艾爾尊山的地方,維多利亞式的建築大樓前,擺放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三角站,立體梯形鑲著銅製鐵牌,上面寫上測量資料和製造年份:1953年7月,是個非常特別的設計。

05. 最殘舊:狗嶺涌

偏遠的嶼西清幽脫俗,沿鳳凰徑轉入小路可達百年界碑,對上山頭就是極目遠揚的狗嶺涌觀景台,旁邊豎立著一支殘破標柱,油漆早已褪色,石屎也剝落,地政署沒有記錄,估計已遭棄用多時。

06. 最離奇:萬宜水庫

水庫東面主壩建築雄偉,自七十年代尾建成以來,一直是郊遊和攝影的好地方。堤壩的建築物料是就地取材,使用碎裂的六角玄武岩堆砌,壩面通道旁安裝了多個白色測量標記,估計用來監察大壩有否沉降和移動,而湖內有幾支石柱,每逢雨量充沛,水位升高,柱就會被淹浸,這算是全港獨有的「水柱」了。不過要論到最貼近水平線的,可能就在馬灣白泥山和大嶼山長沙的三角站了。

07. 最原始:禾塘崗

禾塘崗北峰在大帽山西面700米處,就是日落觀景台的位置,很少人會留意到大石上有一矮小石躉,簡陋地以石頭和水泥堆砌,外層批盪已漸脫落,是年代久遠的證據。而馬鞍山的半坳嶺,亦有類似的標柱,旁邊有白花植物襯托,但荒徑不是熱點,很容易就會錯過。

08. 最北面:白虎山

新界蓮麻坑的白虎山,也叫白花山,一直是行山人士渴望到達的地方,它是境內最北的一座山,所以被稱為香港四極之「北極」,從前需要申請禁區紙,如今因著邊境開放,要到訪這隻老虎變得輕而易舉。

09. 最離地:鱷魚朝天

漁護署在香港某些山頭建造了11座山火瞭望塔,駐守員在旱季需24小時當值,監察出現山火的可能。每逢中秋更是疲於奔命,因有不少人會放孔明燈,山火機會更大。一般的瞭望塔頂都安置了標柱,有些還裝設了避雷針,以保安全。

10. 最短小:餓死雞

不是每支石柱都有1.2米,有些只有一呎高,例如油柑頭引水道和華山一帶的設計,大嶺峒副峰餓死雞也是十分短小,座立在叢林內的一顆巨石之上,山上可以盡覽清水一、二灣的海景風光。

如前文提及,標柱是三角測量站,拍照作記錄無傷大雅,但請勿遺下垃圾,甚至破壞或塗污。

前文: 香港標高柱│前篇│流浪攝。 https://goo.gl/lvLVuG

其他標柱:

【編按:郊遊唔該留意番!】

自然環境你我有份,行山郊遊記得以下3點,才可以長行長有喔!
01.唔勉強 量力而行
出發前要衡量自身能力,不要「人行你又行」。
02.行甚麼山 就穿甚麼衫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03.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
要知道沒有人奉旨幫你執走垃圾,自己製造的、不屬於郊外的東西,就要記得帶走,愛護環境,亦不要喧嘩製造無謂噪音,愛打卡的朋友請謹記勿阻礙他人前行。

流浪攝活動介紹:
本地攝影班:https://goo.gl/NwdGnL

台灣攝影團:https://goo.gl/forms/PPqZpvvAgP7GEStZ2

流浪攝簡介:
流浪攝是聯C兄、露伊和Tony組成的山野攝影組合,致力拍攝香港及國外郊野風光。流浪攝一直廣受注目,熱爆網絡及各大媒體,曾接受電視電台和報章雜誌訪問多達七十次,是多份網媒的專欄作家,兩本著作均榮獲香港金閱獎最佳書籍。 屢獲各大機構:天文台、漁護署、觀鳥會、DCfever、Manfrotto等邀請合作,剛發行的鳳凰徑郵票也使用了多張流浪攝作品,近年更成立了「流浪教室」舉辦本地及外地攝影團,推動風光攝影不遺餘力。

流浪攝專頁:
fb.com/WanderingPhotography

流浪攝網誌:

http://wanderingphotographyhk.blogspot.hk/

流浪攝聯絡:
[email protected]

歡迎fb分享本文,其他媒體轉載需先獲授權。Copyright©版權屬於流浪攝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