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共有1,600隻猴子,超過22個猴群,最大有250隻野猴。而獼猴就有 1,900-2,000隻,主要分佈在城門郊野公園、金山郊野公園及獅子山郊野公園。
不知是否人盡皆知,餵馬騮是犯法的。從1999年開始,馬騮在香港是受法例保護的野生動物。現時,全港只有8個人攞正牌餵馬騮。持牌人都是年逾60至80歲的銀髮,而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Louis和Doris便持有其餘兩張牌照。
主修環境科學的Louis入行四年,至今已是餵猴人的第三代傳人。而Doris則在前年入行,二人同行,日曬雨淋,全年有二百多日與馬騮朝夕相對,餵食時,同時點算猴群的數量、性別和年齡,從中監察牠們的保育情況。
每次出動,Louis和Doris總結伴同行,一人負責餵,另一位拿住木杖,負責點算該區的馬騮數目。巨型捕猴籠長約24至28呎,閘門設於籠的兩邊,方便猴群進內覓食時,保育員可將門關掉。
下一頁:馬騮喺邊到?必到4大水塘
1.九龍副水塘 猴擒起步
這條一粒星路線,簡單到有人說「閉上眼都知點走」。不過,沿路指示牌不足,如想遊匀4個水塘,閉上眼其實只會遊花園。以實戰經驗而言,不能只靠路人指點迷津,最好還是在出發之前,預先規劃路線,或到行山網跟足指南,可省卻不少兜路行的時間。
想參見馬騮,兼輕鬆打龍,記者建議由下游的九龍副水塘起步,走到九龍接收水塘,最後去到上游的九龍水塘,途經每個水塘大壩,才直搗金山路猴穴。
就算你不找馬騮,馬騮都會找上你。甫到大壩,牠們大多坐在欄上,彷彿在夾道歡迎。
2. 石梨貝水塘
甫從石梨貝水塘巴士站下車,便有一個木製涼亭,馬騮們會在那裡過夜,所以清潔工人每朝早九點多,都會用水清洗椅子,幫牠們清理蘇州屎。行山友如早到着,小心誤坐/踏黃金陣。
石梨貝水塘巴士站的休息站,有齊汽水機和洗手間,行山友大多在此補給。屋頂上,不難發現互相幫忙捉蚤的馬騮。只是抬頭看牠們依偎捉蚤,已很療癒。
然後,沿長源路直走,步行約十分鐘,便來到九龍副水塘的水壩。在水壩上,我們可眺望兩邊景色,一邊是昂坪洲的工程,另一邊則能觀看九龍水塘的大壩,景色開揚。
下一頁:歷史悠久 百年九龍水塘
3. 遠攝近觀 九龍接收水塘
經過九龍副水塘的堤壩,上行不久,沿住林蔭大道,便走到1926年建成、俗稱德羅塘的九龍接收水塘。在水掣房旁邊,有把塘尺,用以量度水塘的水量,讓人計算水塘的水深。直至80年代,才開始採用聲吶儀器,取代塘尺。沿路可走過壩面,近距離可看到這把水務處的「史前遺物」。
九龍接收水塘主要接收城門水塘的食水,再輸送到石梨貝濾水廠過濾。水壩既可遠攝,又可近觀。
附近山景
路係由人行出黎!包括這條樹根路。附近上山時,仲可以遙望對面海的IFC。
九龍接收水塘對上的山路,便有竹林深處,不過拍攝當日,行山友已自發修剪過竹林。經過小型竹林後,便是晨運友自發而建的「早晨樂園」,那裡有遮蔭閣,也有椅子,讓行山友閒休。
4. 百年九龍水塘 參見金山猴王
走至近五號標柱前,接上左方梯級便可往石梨貝水塘。繞水塘而行,途中可遠眺獅子山的側影。山行十分鐘後,便能接上金山路,來到九龍水塘的堤壩。九龍水塘建於1901年,其外形呈雙弧形,弧線分別以縱向和橫向伸延開去。而這種拱形結構令堤壩能承受的壓力更大,可謂外在與內在兼備。
九龍水塘的堤壩彎彎曲曲,其他水塘只有石壁、萬宜東壩有此外形。
九龍水塘的歷史古蹟也尤其多,政府早在09年便將九龍水塘內的主壩、水掣房等五項歷史建築物,列為香港法定古蹟。而它亦是全港唯一一個有界石的水塘,話說當年英國初接收新界和新九龍,便要找新地方建水塘。但由於政局未穩,便立石為界,明確標明水塘範圍,至今仍可看到這件歷史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