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村」位於泰國北部巴東,村裡女人的長脖子上都套著銅環,是世界上最為獨特的風俗之一。此地安靜美麗、與世無爭,既冇夜生活也冇艷遇,當它所屬的清邁府已經被遊客攻佔時,或許我們還可以到這個世外桃源享受片刻寧靜。
何謂長頸族?
所謂長頸族,只是外人對於泰國北部喀倫族(Karen)的俗稱。喀倫族人最早聚落於緬甸山區,刀耕火種,自給自足。十幾年前,二、三十位喀倫族人因躲避戰亂,翻山越嶺搬遷到泰國北部的巴東地區,在此安家落戶。 2005年,泰國政府開放了六個少數民族保護區,其中一個便是喀倫人的聚集地。遊客僅需付450銖,便可一睹族人的長頸。
喀倫族的女人,在5歲時就要開始在脖子上戴銅環製成的頸圈,年紀愈大,戴的頸圈愈多愈長。而頸部不正常的變長,會令胸部和肩膀變成畸形。至於為何如此,一說此族人祖先男為龍,女為鳳。所以為了追求形似鳳凰,喀倫族女人就要戴上銅圈拉長脖子,以求形似鳳凰。另一說此族女人怕被野獸侵害,故而戴銅環以自衛。而這些銅圈,在女人的一生中也只能在結婚、生子和去世之時摘下三次。其頸部用草藥清洗,平日裡便是連他們的丈夫也不可見。而這個村落和族人究竟是甚麼樣子的?百聞不如一見,一起深入喀倫族的村落一探究竟。
最安靜的村
來到長頸村的遊客不多,或許是在路上有很多其他的景點:大象營、蝴蝶谷、蛇村,還有索道探險等等,所以捨棄了這個偏遠的選擇。或許是這裡太安靜了,只有兩三條分岔路,零落的小木屋。我們就是想尋找這一份安靜、這一份不同。簡陋的小路,簡陋的幾個木板組成的指示,便是這份與眾不同的起點——Baan Tong Luang。
一眼望進,房屋皆是原始的木屋。隨行的司機告訴我們,這個地方很少人會過來,太遠了,但是來過這裡的人,手裡的相機基本都離不開手,卻也記錄不了甚麼,那份安靜,那份原始,那麼近,又那麼遠。
這個地方比所有鄉下的都還格外地安靜,像是一個禁區。沒有甚麼人會來開發這裡,但是它又是個景點、一個存在,一個不同於這個現在的存在。
稀稀兩兩的幾處草木屋,廣大的幾片草地,蟲鳴狗吠,聲聲入耳;已習慣了熙熙攘攘、吵吵鬧鬧,來到這裡頓時覺得是不是走錯了時空?
最美的人
這裡還有著最獨特,也最美的人。對於我們這些陌生的訪客,他們用自己的姿態來訴說他們各自的人生。我們驚呼他們的不同,他們奇怪地打量著陌生的我們。手裡的相機不明事理地拍攝著,不禮貌地記錄著我們的旅程,把他們當做我們的記憶,但願這些打擾不會困擾著他們。
幾乎每間草木屋都會擺放他們的手工藝品,那是用來販售給我們這些訪客。看,面對著相機,小姑娘坐在織布機前,一邊忙著,一邊打量著我們手裡的相機。
姑娘手中的樂器,也就是泰國的弦琴,英文叫做Sueng,有四弦也有六弦,是清邁地區的傳統樂器。而喀倫族的傳統樂器則是喀倫豎琴(Karen Karp),外形特別,聲音單薄。
循著聲音,來到彈著樂器的姑娘前,其他的訪客好奇地看一下,拍一拍照片,完成了他們的記錄,然後離開。而對於這個演奏者,卻看不到他們眼裡的失望,好像那幾秒的停留就足夠了。
不知道,身為陌生的旅客,在這些小孩的記憶裡,會是怎樣的回憶呢?他們長大之後,會不會離開這個原始的地方,到我們這個現實的社會?
認真的老人最可愛。陌生的打擾,或許已司空見慣,所以選擇無視,只專注手裡的活,也或者那是她的生計,所以仔細。
愛笑的你,就是最美麗的。沒有語言的溝通,只有舉手投足的比劃,雖然不懂,但是這樣的笑容,回覆了所有的答案,你還需要言語的解釋嗎?
在村裡走了一圈,安靜地、空曠地、無禮地闖入,擾了這片寧靜,但是,他們用笑容和好奇治癒著你的不適,十手相交,回予一個微笑。
有些旅程,不需要驚心動魄也可以寫進記憶,願安好,是祝福,也是為了下一次心靈更美好的相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