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震消息頻傳,尤其是緬甸、曼谷和日本千葉縣等地。其中「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的發生機率提升至80%,官方機構及地震海嘯專家亦多次作出警示,有機會達到9級強震,海嘯可能導致最多29.8萬人喪生,因此提醒市民及旅客要做好準備並注意安全;此外,日本漫畫家Tatsuki在1994年出版的《我所看到的未來》中有多個預言,當中有不少已經應驗,其中講到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劇烈地震,掀起高達40公尺的海嘯湧向各個陸地。 在超大海嘯襲擊之後,日本、台灣、香港和菲律賓等地區的陸地連接在一起,因此令不少熱愛去旅行的人都感到擔心。以下為大家盤點9個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大家不妨參考今年到這些地方遊玩,就可以稍微安心去旅行!

不地震 旅遊城市 「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的發生機率提升至80%,官方機構及地震海嘯專家亦多次作出警示,有機會達到9級強震,海嘯可能導致最多29.8萬人喪生,因此提醒市民及旅客要做好準備並注意安全(圖片來源:YouTube@TBS NEWS DIG Powered by JNN
「南海海溝特大地震」的發生機率提升至80%,官方機構及地震海嘯專家亦多次作出警示,有機會達到9級強震,海嘯可能導致最多29.8萬人喪生,因此提醒市民及旅客要做好準備並注意安全(圖片來源:YouTube@TBS NEWS DIG Powered by JNN

不地震 旅遊城市 日本漫畫家Tatsuki在1994年出版的《我所看到的未來》預言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劇烈地震(圖片來源:Amazon)
日本漫畫家Tatsuki在1994年出版的《我所看到的未來》預言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劇烈地震(圖片來源:Amazon)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1. 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地質穩定之地,位於巽他陸塊,遠離主要地震帶包括:環太平洋火山帶、歐亞印度板塊碰撞帶等。這裡沒有大型斷裂帶,地殼活動微弱,因此幾乎不會發生本地地震。即使印尼發生強震,新加坡的高層建築可能會輕微晃動,但無需恐慌。

不地震 旅遊城市 新加坡遠離主要地震帶(圖片來源:Unsplash@Jisun Han)
新加坡遠離主要地震帶(圖片來源:Unsplash@Jisun Han)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2. 上海

上海被中國地震局列為低風險區,位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下主要是鬆軟的沈積層,無活躍斷層。上海本土極少地震,最大記錄為1624年的4.9級地震,但無破壞案例。若周邊地區發生6級以上地震,上海高樓可能會輕微搖晃,但一般無破壞。

不地震 旅遊城市 上海被中國地震局列為低風險區(圖片來源:Unsplash@Li Yang)
上海被中國地震局列為低風險區(圖片來源:Unsplash@Li Yang)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3. 哈爾濱

哈爾濱是中國地震風險最低的大城市之一,遠離主要地震帶,位於穩定的松遼盆地,地下無活動斷裂帶,有記載以來從未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最大型的地震亦不超過4級,而300公里內亦少有發生中強震。

不地震 旅遊城市 哈爾濱是中國地震風險最低的大城市之一,遠離主要地震帶(圖片來源:Unsplash@Max Zhang )
哈爾濱是中國地震風險最低的大城市之一,遠離主要地震帶(圖片來源:Unsplash@Max Zhang )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4. 杜拜

杜拜位於構造相對穩定的阿拉伯板塊內部,遠離活躍的板塊邊界。距離杜拜最近的主要斷層包括伊朗的扎格羅斯褶皺帶、阿曼山脈以及紅海裂谷帶。這些斷層帶的地震活動極少直接影響杜拜,但在伊朗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時,杜拜可能會感受到輕微的震感。儘管如此,杜拜仍然是中東地區相對安全的國家之一,地震風險相對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杜拜市政府為了應對地震風險,已經制定了嚴格的建築規範。例如,任何超過10層的新建大樓都必須能夠承受5.9級地震的力量。此外,杜拜還設有地震監測網絡,以便及時監控和應對可能的震動。這些措施進一步確保了杜拜的安全性。

不地震 旅遊城市 杜拜市政府為了應對地震風險,已經制定了嚴格的建築規範。例如,任何超過10層的新建大樓都必須能夠承受5.9級地震的力量。(圖片來源:Unsplash@David Rodrigo)
杜拜市政府為了應對地震風險,已經制定了嚴格的建築規範。例如,任何超過10層的新建大樓都必須能夠承受5.9級地震的力量。(圖片來源:Unsplash@David Rodrigo)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5. 澳洲

澳洲位於獨立的澳洲板塊中央,遠離板塊邊界,這使得全境95%的地區地震風險極低。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珀斯等主要城市尤其安全,地震風險極低。澳洲的主要城市都有5至6度的抗震標準,這為建築物提供了基本的防震保護。然而,傳統的磚木結構房屋在小地震中可能會受到損傷,因此需要特別注意。雖然澳洲是地震最少的大陸之一,但某些地區仍可能發生地震,尤其是在相對活躍的地區。

不地震 旅遊城市 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珀斯等主要城市尤其安全,地震風險極低。(圖片來源:Unsplash@Caleb on)
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珀斯等主要城市尤其安全,地震風險極低。(圖片來源:Unsplash@Caleb on)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6. 布拉格

由於布拉格遠離活躍的板塊邊界也沒有大型斷層帶,加上這是歐洲最古老、最穩定的地質區域之一,因此地震風險極低。在歷史上,捷克幾乎沒有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記錄。現代地震儀器監測到的地震多為極微弱的無感地震,震級通常小於3級。這使得布拉格成為一個相對安全的旅遊目的地,適合尋求文化與自然風光的旅客。

不地震 旅遊城市 布拉格遠離活躍的板塊邊界也沒有大型斷層帶,加上這是歐洲最古老、最穩定的地質區域之一,因此地震風險極低。(圖片來源:Unsplash@Anthony DELANOIX)
布拉格遠離活躍的板塊邊界也沒有大型斷層帶,加上這是歐洲最古老、最穩定的地質區域之一,因此地震風險極低。(圖片來源:Unsplash@Anthony DELANOIX)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7. 巴黎

巴黎所在的巴黎盆地是西歐克拉通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數億年前形成的古老穩定地質區域。巴黎盆地的特點是地殼活動極其微弱,遠離活躍的板塊邊界,例如阿爾卑斯造山帶和萊茵地塹。這使得巴黎不受強烈的地質運動影響,地震風險相對較低。雖然巴黎本身地震風險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國本土每年仍會發生數千次地震,大多數沒有震感。巴黎盆地的穩定性使其成為一個相對安全的旅遊目的地,適合尋求文化與自然風光的旅客。

不地震 旅遊城市 法國本土每年仍會發生數千次地震,大多數沒有震感。(圖片來源:Unsplash@Chris Karidis)
法國本土每年仍會發生數千次地震,大多數沒有震感。(圖片來源:Unsplash@Chris Karidis)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8. 北歐

北歐地區以其極低的地震風險而聞名,約90%的區域屬於「極低」風險。挪威的奧斯陸、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和芬蘭的赫爾辛基等城市都坐落於古老的波羅的海地盾上,這是一個地球上最穩定的地質區域之一。這些城市的地震活動極為罕見,幾乎沒有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記錄。
不過在挪威峽灣地區偶爾會發生由冰崩引起的「冰川地震」,而瑞典北部則有極少量由採礦活動誘發的地震。由於地震風險極低,北歐的建築物通常不需要設置抗震標準,歷史上也從未因地震而導致人員死亡。這使得北歐成為一個相當安全的旅遊目的地,適合尋求自然與安全的旅客。

不地震 旅遊城市 北歐地區以其極低的地震風險而聞名,約90%的區域屬於「極低」風險。(圖片來源:Unsplash@Michael Fousert)
北歐地區以其極低的地震風險而聞名,約90%的區域屬於「極低」風險。(圖片來源:Unsplash@Michael Fousert)

9大幾乎不會地震旅遊城市|9. 巴西

巴西是一個地震風險極低的國家。它位於南美板塊的內部,遠離安第斯山脈的俯衝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這使得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幾乎不會發生地震。全國95%的區域被列為「無地震風險區」,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等城市是安全的旅遊選擇。
雖然巴西整體地震風險低,但仍有一些微弱地震區域,例如受古老斷層殘餘影響的東北部,以及與安第斯山脈遠端有關的亞馬遜西北部。然而,這些地震通常深源且無感,對地表影響極小。

不地震 旅遊城市 巴西是一個地震風險極低的國家。它位於南美板塊的內部,遠離安第斯山脈的俯衝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這使得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幾乎不會發生地震。(圖片來源:Unsplash@Raphael Nogueira)
巴西是一個地震風險極低的國家。它位於南美板塊的內部,遠離安第斯山脈的俯衝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這使得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幾乎不會發生地震。(圖片來源:Unsplash@Raphael Nogueira)

安全旅遊小貼士

  1. 選擇安全的住宿:在選擇住宿時,優先考慮具有完善安全措施的飯店或民宿,並查詢當地的應急疏散路線和防災知識。
  2. 了解當地防災機制:在旅行前對所選城市的防災機制進行調查,了解當地政府的應急反應和建築規範。
  3. 留意當地警報:即使在安全城市,也要留意當地政府發布的安全資訊,並做好防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