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之時,增廣見聞,多與異國他方的人交流,互換想法,相得益彰,聽起來確是賞心樂事,想像總是美好的。實際的情況,卻是在一些國家,你的存在就是當天最大的奇異項目,從街頭至街尾,不停有人跟你打著相同的招呼,叫喊著一堆東亞的國籍。

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不論是在大城小鎮,叫喊之聲不絕:「齋拿、扎板、個里亞(China、Japan、 Korean)!」但你停下來的時候,對方也就無語,雙方沒有任何共同的言語或話題,對話始於一個東亞的國籍,也終於一個東亞的國籍,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雖然說是山長水遠來到他方,但走在街上,我還是想有自己的空間,而不是整天應付無止境空洞無聊的對答。

撰文:Pazu 薯伯伯|圖片來源:Pazu 薯伯伯授權、林鄭月娥 Carrie Lam facebook、新傳媒資料庫

只會說Pen Money

這類對話很煩人,也很無味。但比這種情況更差,是在熱門的旅遊熱點,例如北部的拉利貝拉(Lalibela)及阿克森姆(Axum),總有一些人跑過來說要做你的導遊,但除了他說要當導遊這句話之外,他說的其他語句,你根本一句都聽不明白,更遑論作任何歷史或景點的介紹或解釋。至於小孩子呢,好像大家都學會了 pen 和 money,有些能多說幾句,大體就離不開 I am student I want pen,又或是 I want to be doctor can you give me pen 之類的話。你第一次聽到時,可能還是會忍不住讚嘆,小孩真有志向啊!但過了數天,你就難免會詫異,怎麼每個小孩也會向著陌生的外國人聲稱要當醫生(或獸醫),難道這樣可以拿到更多的筆?

擊退小孩的方法

當小孩或導遊不停追著你要筆要錢,又或是反反覆覆地問你的國籍之類,有一個應對辦法,雖然不是萬試萬靈,但也頗為奏效。這個方法一出,通常就會讓對方啞口無言,無言以對。就是:直接用粵語回應對方(或者用普通話或泰語也可)。

對答的方式如下:

小孩大叫:「China、China!Give me pen,give me pen!Japan!」
你停下腳步,不慌不忙地用粵語反問對方:「你做乜嘢啊?」

這種對答,可能會顯得略為突兀,始終對著外國人時,如果無法用當地語言表達,往往就傾向於用英語,還是抱有一絲希望,希望對方能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但現在用粵語跟埃國人說話,對方聽懂的機率,幾近乎零。

只要聽到這四個字便落荒而逃

我以這個方法,對付過無數小孩及導遊,幾乎每次也讓對方目瞪口呆。如果對方繼續纏擾,你還可以隨意加上任何廣東話的語句。例如我在阿克森姆的時候,一名小孩全程跟著我,說了不打算給錢或給筆,對方還是跟著。我跟他說粵語,他呆了片刻,於是我跟他說了一句話,他一聽罷,居然震驚了。這句說話就是:

「你知唔知道,香港個特首,叫做——林鄭月娥?」

小孩起初還不知如何反應,還帶點搞笑地重複著說「淋掟越惡」,我本來打算再說一些新的語句,但實在也不知再說甚麼好,反正對方都不會明白,便反反覆覆地說:

「香港嘅特首,叫做林鄭月娥!」

「香港嘅特首,叫做林鄭月娥!」
「香港嘅特首,叫做林鄭月娥啊!」

小孩被這個發音組合嚇了一跳,當我再說「林鄭月娥」時,便往後逃跑,還揮手叱喝了一聲。場景荒謬得滑稽,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小孩與我沒有共同語言,卻也笑了起來。至於非洲小孩為何聽到這四個字的發音,會比香港人更害怕呢?實在無從稽考了!

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的導遊

如果對方不是小孩,而是成年人,例如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的導遊,有時單以粵語應對,又好像不太奏效,尤其可能對方在表明導遊身分前,先跟你用英語交談過。

有一名英國的遊客教了我一個方法,也可以參考一下,但當中(可能)要撒個謊。這句話就是:「我今天不需要導遊了,因為昨天已經有導遊,帶我看了所有的景點及教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