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1|無視N95面型配合測試(Fit Test)
該名澳洲現職醫護指在疫情初期時,曾向部門建議為員工推行「N95 Fit Test」(面型配合測試),讓醫護能在有較完善保障的情況下照顧患者,惟以上建議被部門內「感染管理」無視和否決。
不滿2|前期禁止醫護使用外科手術口罩
發文者又指在疫情初期時,若醫護同業使用外科手術口罩均會受到管理層「訓示」,認為前線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會「引起恐慌」。而醫院管理層亦曾警告若部分醫護真的「害怕疫情」,建議他們「考慮放長假」。
不滿3|禁止進行非緊急手術
發文者指維多利亞政府在面對第一波疫情時,以需要「騰空床位」為由禁止醫院進行非緊急手術,因而令很多長期病患者的定期檢查被押後或取消,導致部分長期病患者的病情惡化,增加急症醫療系統的負荷。
經驗中學習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雖然發文者對於澳洲的醫療體系感到不滿,但同時亦在抗疫路上獲得不少有用的經驗,特別是在Omicron入侵全球後,其高傳播度擊潰不少醫療體系,故發文者希望可以透過自身經歷,向一眾網民分享當地在「非常時期」所採用4大有效「非常手段」。
應對措施1|Code Brown災難應變
當地在Omicron肆虐後隨即啟動了「Code Brown災難應變」,意指進入「棕色級別緊急狀態」,取消醫護人員的休假,加強醫護人手,旨在協助減輕醫院承受的壓力。
應對措施2|救護車全面推行「1+1」措施
救護車上全面推行「1+1」措施,安排救生員、聖約翰救傷隊員、救護大學生等有醫療知識的人手在救護車上擔任司機工作,增加救護車資源。
應對措施3|推行虛擬急症室 (Virtual ED)
與本港現時不少中西醫推行「網上面診」的形式相若,澳洲當地以視像會議方式觀察患者情況先行診斷及提供治療建議,減低疫情期間急症室的負荷。
應對措施4|安排救護大學生在急症室協助
除了救護車全面推行「1+1」措施,部分救護服務單位亦安排救護大學生在急症室進行協助,並安排他們在救護的接線中心協助接聽來電,在增加人手的同時減輕原有醫護的工作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