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開始接觸里數的世界之前,我們需要問兩個問題:
- 儲里數時,我們需要投入什麼?
- 儲到里數後,我們可以獲得什麼?
里數主要有兩個來源,第1是透過消費獲取信用於積分,再轉換成里數;第2是透過飛行以累積里數。前者需要持之以恆的消費,後者需要有頻繁的移動。
信用卡積分,日常生活都儲到
不論是出外用膳、去超市買日用品、去購物、網上繳費,或是買機票去旅行都好,只要是接受信用卡簽賬的地方,就有儲到積分的機會。於香港而言,國泰的亞洲萬里通是主流,基本上每家銀行都有發行能儲 Asia Miles 的信用卡,而日本航空、英國航空、全日空、中國國航的里數也有三數信用卡覆蓋。
以亞洲萬里通為例,兌換比率大抵是每 HK$4-6 的消費就可以換到1個 Asia Miles,而兌換1套 香港-台北 的來回機票需要 15,000 Asia Miles,也就是需要消費滿 HK$60,000-90,000 才可以換到。是啊,這是件積少成多的事,也可以按着這個數字估算所需的時間。
迎新獎勵1次機會,儲大額里數
太慢?還有1個方法的,就是利用信用卡的迎新獎勵。為了吸引新客戶,銀行不時都會推出優惠,例如只要申請這張信用卡,就可以即時獲得 3,000 Asia Miles,當然這只是1個例子,更高的開卡獎勵也是有的!
既然叫得作飛行里數,也就當然可以用飛行獲取。
雖然是同樣的1個經濟艙座位,但購票時有被再細分為不同子艙等,價格不同,也會附有不同比例的飛行里數。例如國泰航空的 S、N、Q艙可以累積到 25%的里數,也就是當實際飛行 1,000里時即可儲得 250里。(至於預訂前如何查閱機票的子艙等?Google ITA 是你需要的工具!)
如果可以因為工作而頻繁地飛行固然最好,可以像吳局長般儲到不少里數。但其實好些時候都會出現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機票。
例如前年愚人節出現的1張機票,US$169 就可以由台北搭日本航空來回一趟美國,當中可以累積 100% 亞洲萬里通/英國航空/其他寰宇一家成員的里數,即約15,000里,在英航的兌換標準中就已經是 3.3張香港-台北的單程經濟艙機票。
以英航里數 1.2CPM 的估價去計算(即每1里值 1.2 美仙),飛行後獲得的里數就已經價值 US$180!所有抵銷損收之後,我們可以將之理解成用了 US$169 和十數小時去買了 15,000里里程和一趟飛行。而 1.2CPM 只是用作兌換經濟艙機票時的估值,當去到兌換商務艙時,里數的估值往往可以發揮至 3-5CPM。
而就這個例子,假如我們買上3套機票,在7天內密集地飛行的話,我們大抵可以得到 45,000 Avios,可以換到10張香港-台北的單程經濟艙機票,而拿去換商務艙的話,就會有 5 張。而同時間我們亦會由普通會員進身成英航會員計劃的銀卡持有人。所以,其實有些人會為了這些里數,緊密地進行幾次飛行,這個行為也叫作 Mileage Run,是以前很奏效的方法。
里數在手,換哪個地方最化算?
上表都是一些熱門地點的兌換要求。是的,即使我們飛行的是國泰的航班,我們是可以選擇將里數累積英航會員計劃/其他寰宇一家成員的里數計劃內,並不是飛國泰就一定要累積在亞洲萬里通。不同的計劃有不同的優缺點,所以在里數的世界中並沒有最好的里數計劃,就只有最適合的里數計劃。
亞洲萬里通的兌換可以設兩個轉機、兩個停留和1個開口,適合一次過遊覽不同地方的長途旅行,例如去歐洲、美洲;英航的里數計劃支援單程的兌換,適合一些3、5日的短途行程;全日空是星空聯盟的成員,搭聯合、長榮、國航、漢莎都可儲到它的里數,優點在於淡季 17K 就可以去到香港人最愛的日本,連北海道也包括在內。
里數的世界是由不同的規則組成,每家航空公司的里數計劃都有自己的規矩與賣點,而兌換時又需要各種的計算與等待。因此,這是需要1個學習的過程。而且因為規則總在變,所以這將會是持之以恆的學習。所以時間又是另1種的投入(不過,其實我只將之當成興趣而多於將之理解成1件麻煩的事)。
儲到了里數,那能換什麼?
這些都是一些片表的優缺點,用心鑽研下去會有各種的細節與灰色地帶,也可以產生出許多奇怪的飛行路線,而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時間也是當中的成本。這大概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全局觀,由儲到9,000里開始就可以參與飛行里數這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