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CY|圖片來源: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unsplash
美國爆「食腦蟲」案例 歷年感染案例僅4人存活 可從鼻腔進入人體
美國佛羅里達州確診「食腦蟲」案例
美國佛羅里達州上周五傳出罕見感染個案,消息指,希爾斯伯勒縣確診「食腦蟲」的單細胞變形蟲Naegleria Fowleri案例。
「食腦蟲」侵蝕腦組織可迅速致死
俗稱「食腦蟲」的單細胞變形蟲Naegleria Fowleri,可從人類的鼻腔進入人體,沿嗅覺神經快速進入腦部,進一步啃蝕腦組織。感染者腦部將會在不斷侵蝕下,最終導致死亡。
美國感染者存活率僅3%
當人體被「食腦蟲」感染,將會產生發燒、噁心、頭痛、嘔吐、脖子僵硬以及幻覺等症狀,感染者死亡率極高。參考資料,美國全國自1962年起,共確診143宗感染個案,當中只有4人存活,生存率只有近3%。
康復後將留下明顯神經後遺症
台灣媒體《健康2.0》就相關個案訪問專家,台北醫學大學寄生蟲科主任范家堃指「食腦蟲」屬於自由生活阿米巴(Free Living Ameba)原蟲,具有快速侵襲人體的能力,目前沒有治療藥物,患者通常在7天內死亡。就算成功搶救,因為腦組織已經受到損害,因此,也會留下明顯神經後遺症。
避免前往溫暖水源
據了解,該類變形蟲喜好高溫,在46.1度下繁殖力最旺盛。美國佛羅里達州當局於7月3日向當地縣民發出警告,避免於溫暖的淡水及溫泉等水域游泳戲水。據了解,「食腦蟲」也能夠透過洗鼻壺進入人體,如有使用洗鼻壺習慣,最好使用蒸汽徹底消毒,或直接利用無菌水沖洗,避免感染「食腦蟲」。
【台灣新病毒】台灣發現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坦布蘇病毒」。日前台灣衛福部疾管署宣布發現新型人畜共通傳染病「坦布蘇病毒」。專家表示,「坦布蘇病毒」主要透過蚊子傳播,被蚊叮咬或會被傳染。不過,病毒「致死率並不高」,並估計「坦布蘇病毒」可能藉由候鳥遷徙在亞洲及澳洲間傳播。
撰文:CY|圖片來源:unsplash
台灣現新傳染病「坦布蘇病毒」 人畜共通可經蚊子叮咬感染
台灣北、中部發現新型傳染病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平息,台灣就爆出新病毒消息。台灣衛福部疾管署日前公布病媒蚊監測結果,指研究團隊於台灣北部、中部的三斑家蚊上驗出「坦布蘇病毒」。「坦布蘇病毒」與日本腦炎、登革熱病毒同科,病毒傳播途徑以蚊蟲叮咬為主,且身處受污染的環境或接觸被感染的家禽都有可能感染病毒。
台灣獨有全新病毒株
「坦布蘇病毒」是近年於東南亞新興的傳染病,與日本腦炎同科並經由蚊傳播,人類和家禽均有受感染的風險。台灣是繼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後,第4個發現「坦布蘇病毒」的地區,不過於台灣驗出的「坦布蘇病毒」屬全新病毒株分支,為台灣獨有的病毒類型。
發病率高達90% 感染鴨內臟出血
「坦布蘇病毒」的發病率可高達90%,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當中又以夏、秋兩季為甚,不過死亡率普遍偏低。專家表示,受「坦布蘇病毒」感染的鴨子會出現發燒、走路不穩、無法進食、生長緩慢等症狀,另有內臟出血,心、肝、脾、胰臟、腦部、卵巢都會出現問題。
人類未發現臨床症狀 詳情有待進一步觀察
就病毒是否會令人類產生臨床症狀,有文獻報告指,曾於馬來西亞、印尼家禽、畜牧業者身上發現抗體,不過人體基本上沒有甚麼症狀;而直接吃徹底煮熟的家禽亦不會受感染。但台灣初步發現的「坦布蘇病毒」為獨有病毒株,因此是否有毒性高,或者引起嚴重疾病的可能性,仍然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