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9 日就是澳門 Uber 最後一天營運,雖然 Uber 官方在網絡上發起聯署希望向政府施壓,停止打壓並重新考慮 call 車 app 合法化,而且短短幾日已有一萬五千多人簽署,但澳門政府仍然無動於衷。
收回電召的士牌照 只能遊蕩截的
回想 2014年,是澳門交通業大退步的一年。曾幾何時,澳門街頭有兩種顏色的的士——黑色和黃色,即澳門人俗稱的「黑的」和「黃的」。黑的就是現在泊在酒店和碼頭門口的的士,而黃的則是電召的士。
那個時候,有甚麼頭暈身爂、出門旅行、大肚婆作動、老人家複診等等,我們可以打519519 call的士。雖然,到後期開始愈做愈離譜,打上call台起碼要加兩三份禮物才有的士應機(一份禮物 = 額外多付$10),但澳門人尚且可選擇不必在街上遊蕩截的。就在2014年,黃的牌照到期,政府不續約,收回牌照,電召的士服務從此走入歷史。
以為有選擇?天價車位+巴士迫爆
澳門人,有電單車私家車的逃不過修路塞車,更捱不了天價泊車位;冇車的想搭巴士?你等到巴士來,還要跟各大喼神一起衝上巴士,然後跟各路人馬大汗疊細汗肉貼肉在巴士上煎熬。搭的士?隨時被開天殺價,一就乖乖就範,不就被司機問候祖宗。而且,你休想在舊區、民居會有的士路過。
Uber 存在解決急切需求
黑的冇得call,經常揀客,又亂開價唔跟錶,澳門Uber 的出現,毫無疑問是填補了消失了的call車服務。Uber 不一定是最好,但至少明碼實價,點到點服務,司機也服務周到。如果的士自身也能如此,澳門何解需要 Uber?
再講,多發一個的士牌,就代表路面多一輛車,也就是說路面又多了一份壓力,對澳門本來已病入膏肓的交通百害而無一利。 Uber 的理念,也不過是有車之人在空檔時間騰出私家車接載有需要的人,對路面交通並冇添加壓力之餘,更實踐了類似美國 Carpool 的概念,合乎 21 世紀的環保大潮流。
對,澳門Uber 現在是非法的,但為何不可讓它變成合法?又或者,澳門本身就不能想出一套比黃的、Uber 更好更便民的公共交通服務?也許各大官員未曾微服出巡,下凡截過的士。我想,嘗試過 Uber 服務的人大概會回不了頭。不過高官們應該是不會做犯法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