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反對騎大象,要知道大象身重幾噸,本身負荷已夠大,在騎象過程中,又要揹住張櫈又要做跪下動作,馴象師更會用尖棒刺大象的皮膚甚至耳仔來控制方向,實在太不人道了。”」--上田莉棋其實旅行時,我們有很多觀光活動都與動物有關,旅客其中一個責任,是不要去鼓勵這些消費,因為有 demand 才有 supply;有時候當地人缺乏知識,或因為容易賺錢,而持續地傷害動物。
01. 不要騎大象:
特別是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大象的待遇是非常的慘和可憐;象伕會由小象小時候就開始虐打、困在不能轉身的小籠中,不給牠們食物;象本身有一定的脾氣,此舉磨滅象的意志,令牠們乖乖服從;如果有看過騎大象的過程,可以看到象伕是以一根末端有尖刺的棒刺大象的皮膚,讓牠們行走,象的皮膚看似厚,但當然會有感覺;另一個問題,是象看似很大隻,可背負很多重量,但牠們的背部很脆弱,並不能負荷太重。
另一個問題,是象看似很大隻,可背負很多重量,但牠們的背部很脆弱,並不能負荷太重。如果只是一個人,騎在象耳對落一點的部分,這對大象是沒有問題的;但遊客的騎象活動,通常都有一張巨大的椅、椅墊,加上一家人和象伕,這都遠超過大象能負荷的;有些地方也會要大象經常的坐下、膝蓋跪下;大象身體本來就好重,成年大象在野外是不會坐的,經常的跪下等動作對牠們的身體是很大的負擔。
02. 別看馬戲團:
其實和以上的情況差不多,雖然現代的馬戲團已很少會有動物,但偶然會有獅子、老虎、大象、熊的動物;訓練的過程不人道,而且年老後,馬戲團會以低價把動物賣給第三世界的動物園,情況非常惡劣。
03. 不要捕獵
有些落後地區的人會捉動物,以鐵鍊困著來吸引遊客拍照,
例如我在秘魯見過村民捉巨大的鷹,他們捉鷹的手法極其原始,是以石頭丟傷鷹,鷹捉回來會被剪翅(雙翼下幾根主要的羽毛剪去)。
對於雀鳥來講,不能自由地飛翔,會引致牠們抑鬱,做出自虐的行為。
我們未必有能力去「拯救」這些動物,但拒絕不去消費,甚至叫同行的朋友都不要消費,不要為一張照片得like 而去做。
一人一點力,才是停止這類活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