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童己搬離多年 全靠1人穿針引線再會
村校已經停辦多年,校舍自 97 年荒廢至今,網絡上亦沒有校友會資料,於是方東昇與節目組便親自到下白泥郊遊,嘗試從村民口中得到情報,尋找這群已經變成「大朋友」的村童,方東昇又爆金句,表示大熱天時到下白泥,「唔種菜都中暑」。由於這次尋人的對象眾多,方東昇一行人採取大包圍政策,見人就問。幸運地第一個村民已經都對這群小朋友有印象,但時隔多年,他們都已經搬出市區居住,建議他們從家長入手,又為他們指路。尋找村童不果,但就成功找出其中一個村童興兒的母親花姐,花姐答應會讓女兒聯絡昔日同窗。
以為是次尋人之旅已經告一段落之時,離開之際竟然再遇上一人,就是當年接受堆填區訪問的下白泥村民杜生,一問之下,發現杜生也認識所有村童,亦答應為節目組穿針引線。杜生除了曾經接受訪問,他更大爆自己是上輯「牛奶種菌」案中的主角是自己堂哥!
尋得當年4位小主角 一家大小回到下白泥
經過一番努力,最終節目組尋回其中4位小主角,31年後再聚,他們都已經成家立室,並他們都帶了自己的小朋友回鄉。這4位主角包括了阿鳳、芬女、興兒和安仔,離開下白泥20多年,他們仍然與當年一樣不喜歡種田,現時他們分別任職飲食、物流、零售及留家當家庭主婦。回憶當年上堂片段,他們都笑稱已經「還返比老師」,但以田園作教室的他們對於大自然的熟悉依舊,仍然懂得分辨動物、昆蟲、有毒花草,更指這些知識「出面學唔到」,而城市小朋友入來村內,甚至會指羊為馬,他們也不知蜜蜂的種類,以及某些花是有毒的,例如夾竹桃花朵。
無悔讀過村校 為村校學生感到自豪
雖然當年學校設施簡陋,包括校長亦只有4位老師,雖然如此,但各種術科老師都齊全,當年校長表示9成家長是文盲,對學校要求不高,完全沒有今時今日「起跑線」的概念,小時後的村童更加對「線」沒有認知,直至升上中學後,才發現自己母校與眾不同。對於不一樣的起跑線,他們「出城」升上中學後成績一般,更大爆考了最後一名,有人讀完初中便輟學,對於是否因為就讀全校而影響銜接,他們都有不同意見,有人只是因為自己不喜歡讀書,但有人認為村校欠缺英文溝通機會,就讀英文中學時上課完全聽不懂,但他們有共識的是無悔讀過村校,為自己是村校學生感到自豪。
在舊校校舍重遇恩師 眾人就子女應否讀村校意見不一
是次回歸也重遇當年恩師陳本文老師,陳老師表示在33年的教學生涯中,在村校任職的時間最愉快,因為學生人數不多,一見面便能講出學生全名,又為他們送上校章,30年前的舊筆記和照片亦被好好保存。對於應否讓子女就讀全校,眾人意見不一,有人認為現時全校與其他學校相差不大,小班教學的環境讓老師可以更細微觀察學生狀況;有人卻認為人數少欠缺競爭,有機會會無心向學,擔心未來升學前景,不過陳老師就讓女兒就讀村校,認為純樸簡單的愉快教學對學生有益,最重要是啟發學生對學校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