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收入大增後停比家用 揚言「唔好再諗住靠仔女」
台灣勁簡主義YouTuber「NanaQ」早前上傳一條名為「我不養爸媽」的影片,指自己以前月薪2.2萬台幣(折合約5,391港元)時,每個月給父母7,000元到1萬台幣(折合約1,715至2,450港元)的家用,佔薪金近一半。 後來經營YouTube頻道與副業後收入大增,就停止給分母家用。她在影片中表示,「每個人都要照顧好自己,別想著要依靠他人,不要永遠都想著『未來我的小孩會養我』」,因此主張應在有能力賺錢時,趁早規劃退休生活。
引用李安名言撐自己:與父母彼此相愛就夠了
影片內NanaQ又引用一段李安的名言,「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製造一個階級的觀念。」冀藉此打破大眾對付家用的迷思和想法,希望大眾不要去羨慕,甚至指責不付家用的人。
曾問父母攞錢付首期 網民:歪理掩飾不孝
NanaQ的影片發布後引起網民極大爭議,因為她在前段時間曾拍影片指自己詢問家人拿錢付首期買樓,不少網民紛紛指責她的行為不孝,不理解為何要問父母拿錢,自己卻不付家用。「 那遺產可以不要拿嗎? 重妳爸媽養你就花多少錢了,給那一點點錢7K-10K是能幹嘛?」、「 不給孝親費但是遺產要分」、「 果然是極簡生活,連父母的養育恩情都省下來了」、「 你怎麼對自己的父母,未來你的小孩就怎麼對你」。
網民撐NanaQ:父母很廢才要給家用
有不少網民對她表達支持,認為疼愛父母比起付金錢更要緊,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不知道他人經歷了什麼,不知道他的狀況與生活,就不應該只憑給不給孝親費而定義一個人。 「很贊同你的看法,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能對自己負責」、「 父母很廢才需要給孝親費,像是我父母很成功,我只有過年給紅包而已」、「不給孝親費不是自私自利,而發自內心的關懷(包括但不限於金錢上、情感上、時間上)才是最好的孝順」、「我覺得在父母還身體健康的時候讓他們過上理想生活才是根本之道」。
調查指港人家用中位數為六千元
「家用」的概念一向於亞洲地方流行,相比國外,很少人會選擇交家用。外國子女給父母錢的原因,是認為交的是租金,相反亞洲地區的子女則偏向交家用,認為是象徵式的禮儀及義務。 至於香港方面,交家用亦是常見討論話題。據永明金融在2019年時,一項有關家用的調查指出,透過網上問卷及面談,分別訪問500名年齡介乎25至54歲、月入25,000港元或以上的在職子女,得出家用中位數約為6,000元,即約為工資的24%。
原文刊於:《經濟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