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當你要學一個地方的語言,最先學會的一定是粗口!雖說粗口難登大雅之堂,但每一個地方的粗口都可以反映該地方的文化歷史,以廣東話粗口來說,更是極富特色令人印象深刻。有些粗口你可能經常說經常聽,但未必知道背後的意思、該粗口的來源,原來不少粗口都頗為有趣值得深究!

粗口「屌那星」來源

近日,有網友在連登討論區上分享,指有個研究廣東話的波蘭人,向他解說「屌那星」的來源。該波蘭人表示,上世紀華文報紙有很多小說專欄,內文會有粗口「屌那媽」,報紙一般會避免使用粗口,故將「媽」字用「*」代替,變成「屌那*」,久而久之香港人就慣了說「屌那星」。至於「屌那星」的真正來源則是明朝將軍,由於他是廣東人,口頭禪就是「掉哪媽,頂硬上」,最後將軍壯烈地犧牲了,民眾為了紀念他而將他的口頭禪傳下去,最後整個廣東省都跟著說。樓主更指,由一個外國人向他解釋廣東話的來源令他感到慚愧。

粗口 由外國人教廣東話粗口,樓主感到慚愧!
由外國人教廣東話粗口,樓主感到慚愧!(圖片來源:TVB專訪《狗狗診療所》主持人河國榮截圖)

網民:以前中史堂學過!

樓主的分享引起網民熱鬧討論,有網民表示以前上中史堂已聽講「掉哪媽,頂硬上」的來源,更考古地指「袁崇煥係東莞石揭人,應該係講石龍/石揭話,佢有班東莞子弟兵跟佢,喺戰場上講粗口冇乜特別,粵語粗口相信流傳過千年。」因此,相信「掉哪媽」這句話一早已有,只是袁崇煥將軍將它發揚光大。當時袁崇煥將軍的口頭禪是「掉哪媽!頂硬上!」後來有人於東莞石碣鎮袁崇煥故居的袁崇煥紀念園裡,在袁崇煥雕像基座上刻有「掉哪媽!頂硬上!」金句,只可惜雕像後來被園方拆走、石碑字跡亦遭磨去。樓主將袁崇煥認作「碧血劍男主角個老豆」,慘被網友恥笑!

粗口 以前袁崇煥雕像基座上亦刻有「掉哪媽!頂硬上!」金句。
以前袁崇煥雕像基座上亦刻有「掉哪媽!頂硬上!」金句。(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截圖)

粗口 樓主將袁崇煥認作「碧血劍男主角個老豆」,慘被網友恥笑!
樓主將袁崇煥認作「碧血劍男主角個老豆」,慘被網友恥笑!(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截圖)

粗口 大批網友恥笑樓主。
大批網友恥笑樓主。(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截圖)

仆字讀「駙」

另一個香港人常用的粗口非「仆」莫屬,其原意是「路倒屍」,是早期的黑道術語,在加入幫會儀式中發毒誓時用的,指仆臥在街道上,死在路邊而無人替其收屍,暗指眾叛親離或親信全被誅滅。「仆」字現代的標準讀音是 fu6 即是駙,所以正式讀音是「駙街」!廣東粗口 5 大字,大家又知不知道是哪 5 個?最基本的廣東話粗口是把門字作部首,再配以五個文字,又叫「門氏五虎將」、「一門五傑」或者「粗口五傑」,分別是用門字做部首,「𨳒、閪、𨶙、𨳍、𨳊」。

粗口 「仆街」正式讀音是「駙街」!
正式讀音是「駙街」!(圖片來源:電影《選老頂》截圖)

Tags :
圖片來源:TVB專訪《狗狗診療所》主持人河國榮截圖、連登討論區截圖、電影《選老頂》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