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税2023教學懶人包
報税2023|重要日期
報税2023|交稅資格
報税2023|首次報税
報税2023|個人薪俸稅計算
報税2023|免税額
報税2023|報税表填寫指南
報税2023|「稅務易」網上報稅
報税2023|繳付稅務方式
報税2023|注意事項
報税2023|退稅
報税2023|重要日期
稅務局已於5月2日發出約240萬份2022/23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稅務局局長譚大鵬於記者會表示,2023/24課稅年度起,增加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下的子女基本免稅額及每名子女於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另外,2022/23課稅年度開始增設住宅租金稅項扣除措施。
報税重要日期 | |
發出報税表日期 | 2023年5月2日 |
交回報税表日期 |
|
交稅日期 |
|
報税2023|交稅資格
年收入超過HK$132,000基本免稅額,則需要交稅;即使你的收入未有超過基本免稅額,但只要收到政府發出的報稅表,仍需要在報稅期限內填寫報稅表報稅。
報税2023|首次報税
如果你認為自己需要課薪俸税、利得税或物業税,但除非你已收到報税表,否則應在該課税年度完結後的4個月內,以書面或傳真税務局要求發給報税表,並在信中列出以下資料。
- 姓名
- 香港身分證號碼
- 通訊地址
- 日間聯絡電話號碼
受薪人士:
現時僱主的全名和商業登記號碼,倘若你有一份僱主填報的薪酬及長俸報税表,請提交一份副本以便查核。(可利用IR6167 表格作出通知)
業務經營人士:
你經營業務的名稱和商業登記號碼。(可利用IR6168 表格作出通知)
物業業主:
有關課税年度、差餉估價編號和物業地點。(可利用IR6129 表格作出通知)
報税2023|個人薪俸稅計算
薪俸税額是按照該課税年度(每年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的應課税入息實額以累進税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以標準税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税款額徵收。
個人薪俸稅計算 |
應課税入息實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 免税額總額 |
入息淨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
另外,可使用税務局的税款計算機計算所得的應繳税款,不過結果僅作參考之用,準確性視乎你有否輸入正確收入、扣除、婚姻狀況及受養人數目。
報税2023|免税額
若符合指定條件,便可享有基本免税額或申請其他免税額,包括已婚人士免税額、子女免税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單親免税額、傷殘受養人免税額、傷殘人士免税額。
免税額 | 課税年度2022/23 | 課税年度2023/24 |
基本免税額 | 132,000 | 132,000 |
已婚人士免税額 | 264,000 | 264,000 |
子女免税額 (第一名至第九名子女)(每名計算) | 120,000 | 130,000 |
(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税年度,子女免税額可獲額外增加) 100,000 120,000 120,000 120,000 130,000 | 120,000 | 130,000 |
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 (每名計算) | 37,500 | 37,500 |
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 (每名計算) | ||
年齡為 60 歲或以上,或有資格按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的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 |
50,000 | 50,000 |
年齡為 55 歲或以上,但未滿 60 歲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 25,000 | 25,000 |
年齡為 60 歲或以上,或有資格按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的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 |
50,000 | 50,000 |
年齡為 55 歲或以上,但未滿 60 歲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23,000 25,000 25,000 25,000 25,000 | 25,000 | 25,000 |
單親免税額 | 132,000 | 132,000 |
傷殘人士免税額 | 75,000 | 75,000 |
傷殘受養人免税額 (每名計算) | 75,000 | 75,000 |
扣除最高限額 | 課税年度2022/23 | 課税年度2023/24 |
個人進修開支 | 100,000 | 100,000 |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 100,000 | 100,000 |
居所貸款利息 | 100,000 | 100,000 |
向認可退休計劃支付的強制性供款 | 18,000 | 18,000 |
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 (每名受保人計算) | 8,000 | 8,000 |
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 60,000 | 60,000 |
住宅租金扣除 | 100,000 | 100,000 |
認可慈善捐款 [ (入息 – 可扣除支出 – 折舊免税額) x 百分率 ] | 35% | 35% |
報税2023|報税表填寫指南
報稅表需要填寫個人資料、物業稅、薪俸稅、於本年度內所獲得的入息等,有關填寫報稅表,可一閱報稅表指南。
報税2023|「稅務易」網上報稅
稅務局鼓勵納稅人透過「稅務易」電子服務平台提交報稅表,更能確保報稅表準時送達稅務局。納税人以電子方式報税,可自動享有一個月交表寬限期,而「稅務易」亦已新增以下功能和服務:
- 預先填寫稅項扣除資料
- 可上載檔案的容量已增大至合共200MB(最多可上載五份證明文件)
「稅務易」網上報稅步驟
- 在「稅務易」開立個人帳戶,須利用以下稅務編號和「稅務易」通行密碼;或認可核證機關發出的個人數碼證書其中一項憑證登入「稅務易」。
- 登入「稅務易」,點擊「稅務狀況」及「尚未提交的報稅表」
- 點擊「報稅」填寫資料,系統將自動儲存資料並自動計算預計的稅款
- 核對所填寫的資料
現時,市民可使用「智方便」直接登入「税務易」帳戶處理税務事宜,無須輸入税務編號和通行密碼。「智方便+」用戶亦可透過數碼簽署功能,網上簽署及遞交報税表。
2. 電話/電子付款
- 繳費靈
- 電子支票 / 電子本票
- 轉數快
- 銀行自動櫃員機
3. 郵寄付款
郵寄劃線支票
4. 海外付款
若身在海外,持有香港的銀行戶口,可使用以下任何一種方法於海外透過該戶口繳交税款。
- 郵寄劃線支票
- 網上理財服務
若沒有持有香港銀行戶口,可使用以下任何一種方式繳付税款:
- 郵寄銀行本票
- 透過其他人士於香港繳税
報税2023|注意事項
1. 依時填寫及遞交報税表
納税人須依時填寫及遞交報税表,報税表上提供的資料可助評税主任準確評税,並給予你所申索的免税額,以及認可慈善捐款和居所貸款利息等扣除。儘管沒有收入或收入不超過免税額而無須納税,但如果收到政府發出的報税表,亦必須在限期內填妥及交回報税表。
2. 不依時填寫及遞交的後果
會被罰款,或被檢控。而未填交報税表人士亦可能會多繳税款,因為評税主任發出的估計評税,不會給予該納税人他/她可申報扣減的免税額、強積金供款、認可慈善捐款、個人進修開支和居所貸款利息等扣除。
3. 沒有收到報税表
如你過去每年均須報税,但至今仍未收到 2022/23年度報税表,請即致電 187 8022 查詢是否已向你發出這年度的報税表,或在税務局辦公時間到地下中央詢問組索取報税表複本。如果持有「税務易」帳戶,則可在「税務易」帳戶內的「税務狀況」,查詢是否尚有未提交的報税表。
報税2023|退稅
如有多繳税款,税務局會以支票形式退還。退款支票會以平郵寄往你最後提供的通訊地址,退款支票須於支票發出日期6個月內存入你的銀行戶口。若通訊地址有所更改,應盡早通知税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