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語言學習特別感興趣,曾經學過的語言,除了粵語及英文外,還有普通話、日語、法語、德語、越南語、泰語、藏語等等,部分語言學來純粹覺得有趣,不一定是流利,甚至有些是完全忘記了。不過除了粵、普、英外,泰、藏、日等等,都能有較好的溝通能力。

懂粵語  好處多不勝數

本身掌握的語言愈多,對學習另一種語言,從語言淵源、文法、結構、發音及方法等去入手,學習的過程就更為有效。對於懂粵語的人來說,學習日文不一定有能扭轉局面的優勢,但還是很容易發現一些日語與粵語之間的關係。普通話裡完全沒有入聲,但在粵語及日語都有入聲的特徵。例如「六」,在粵語是 luk 陽入聲,有個 k 收尾,在日語則變成「ろく(roku)」。如果只懂普通話 liù,根本就不明白當中的演變過程。 類似例子在粵日之間,多不勝數。再舉一例,惡魔在粵語是 ok3 mo1,日語則是 akuma(悪魔),同樣可以看到入聲的共同特徵。

至於越南語,雖然坊間不少人會說,粵語及越南語很像,甚至不用學也會,我的母語是粵語,也學過越南語,兩者其實真的不太相同,但當中不少漢越辭,還是可以輕易猜出。記得有次一名越南人問我一句:「Bạn có bảo hiểm không?」我第一次聽到就明白了,「bạn có… không?」的意思,是「朋友你有沒有⋯⋯」。那麼 bảo hiểm 是甚麼呢?我以前從來沒有學過這個詞,但第一次聽到,馬上就能猜出其意思。對於大多懂粵語的人來說,估計也能猜出答案,至於只懂普通話的人來說,就比較難推測了。(這裡就不寫謎底,大家猜猜吧!)

在藏語裡,我是「ང་ (nga)」,對於不少外國人來說,根本就發不出這個聲音,但對香港人而言,其實就是把「我」(ngo)的韻母變成 nga,便能即時發出相關的聲音及音節,毫無難度。

母語為粵語  有助學習外語

說到以母語為粵語的人來說,去學習完全另一語系的藏語,有甚麼好處。我再以粵語的數字去舉例,「六」字是 luk 陽入聲,而這個入聲的部分,會使前方 u 音稍為變得短速,所以「六」不會讀成 luuuk6,而只能變成較正常 u 音短短的 luk6。這種變音的規則,在所有懂粵語的人群裡,就算不能清楚解釋說明,也算是「天生就會明」的發音規則。類似情況,在藏語當中也是極為類似,例如六的藏語為 དྲུག,逐字拆開,就是 druk,其中 ུ 的標寫方法,雖然也是 u,但因為後面有個 ག,也就是類似標明入聲的 k,所以也會令到前方的 u 變短。

再舉一個粵語發音能幫助學習外語的好處,在拉薩北部有個湖,叫「納木措」,藏語的發音是「Nam-tso」,這個 Nam 的音節對任何懂粵語的人來說都沒有難度吧!我還記得聽過一些只懂北方語的朋友嘗試發出這個音節,才發現他們當中不少人,居然是無法發出收尾音為 m 的「Nam」,只能發出「納木」或「Na mu」的聲音。我不是取笑北方人,因為有些北方的兒化韻,對以粵語為母語的人來說,也是發不準確,我只是想說,你多掌握幾個語言,對學習其他語言,尤其發音方面,會更為有效。

學習外語 ≠ 要放棄自己母語

學習語言,並不是相互排斥的過程,從來沒有人認為你學了粵語,就再也學不了普通話;你學了中文,也不代表就會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能力。像法國人覺得英語有用,要去學習英語,當然沒有問題,但又有哪個法國人會說,因為要去學英文,所以放棄法語?我認同普通話作為溝通工具,確實有用,記得自己也是在 21 歲時才主動去學習普通話,並非因為強制教育的政策才學會。學習普通話,純粹覺得方便,但如果有人說我認同學習外語,就等同默認放棄自己的母語,那是天方夜譚。中共的術語裡,總是喜歡把政治的關係比作甚麼爹親娘親,喜感極強。那按著同一套路,我也說一句話,就算你去到外頭找到一個主子,也不代表回家就要背負爹娘,摒棄自身的母語。

香港不少高官把子女都送到英語主流的國家留學,估計也不會以為子女的腦袋,只能容納一種語言,以為子女學了英文就等同放棄中文吧?正如學習普通話,也不代表要放棄粵語一樣。本來以香港的情況,掌握所謂的「兩文三語」(其實是三文三語),是最合適的場地,也是九七前後多年以來形成而又行之有效的局面。

那些把子女送到外國留學的高官,自己留在香港,卻又刻意製造粵普之間的分化,如果不是諂媚上意,那還有甚麼居心呢?

相關閱讀:普通話VS粵語|經常強調「語言只是用來溝通」的人,似乎都有一個共通點……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