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入,旅遊者腹瀉成因主要是由於患者進食了被細菌、過濾性病毒甚至寄生蟲污染了的不潔食物或飲料。部分海產如會分泌毒素的貝殼類動物、珊瑚魚和河豚(雞泡魚)等都有可能引起腹瀉。
個案參考
《新假期》記者曾經和攝影師到緬甸採訪,二人在當地某餐廳食過中飯後,於下午約四時便開始出現腹瀉,有如恆指失守一直瀉至第二天情況方見好轉,以下是他們腹瀉後得到指點的迷津。
Q1) 地方偏僻連酒店內的水壺內也有污漬,找不到清潔食水時可以喝甚麼來補充水分呢?
對腹瀉病人來說最要緊的便是補足水分,腹瀉剛開始時病者可多喝開水或清茶。真的找不到清水時,可選擇買封密或碳酸類(Carbonated)飲品來補充水分,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啤酒、熱咖啡和茶也可。腹瀉超過一天時病者可沖口服補充水沖劑(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來飲,ORS可在藥房由藥劑師介紹。
Q2) 頭痛時「老馮」食必理痛,那麼腹瀉時應否食止瀉藥呢?
盡量不要,腹瀉其一說法是身體希望減少病菌在腸內停留的時間,一般旅遊者腹瀉維持一至五天便自動痊癒,某些止瀉藥的作用是減慢腸道蠕動(antimotility agents),這樣隨時會令病菌停留在身體的時間加長,病情亦有可能複雜化。當然如果你出現大便帶血或黏液的情況,那便要立即求醫。
Q3) 出發前早知買定多些殺菌藥啦,全程食住包無死!
醫生是不建議大家用抗微生物藥物(antomicrobial drugs)的,雖然研究顯示這些藥可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腹瀉,但定期進食會令細菌容易產生抗藥性(resistance),而且根本不能預防由病毒和寄生蟲引起的腹瀉,部分藥物更可能有副作用,例如舌頭和大便變黑和間歇性耳鳴等。
Q4) 點預防,無藥食時點算?
旅遊者腹瀉並無有效的疫苗預防,最緊要個人衛生,如廁後、食飯前要洗手,別用不潔的水刷牙,避免生蛋和連皮進食水果,熱飲和煮沸後密封的凍飲一般是安全的。若然沒有ORS的話,可將 6 茶匙的糖,加 1 茶匙的鹽,開進 1 公升開水中作代替品。但若果腹瀉持續超過 3 天,或上吐下瀉的程度太厲害,病者還是應立即求醫。
在港的出發前準備
衛生署的旅遊健康中心內有醫生提供非常專業的旅遊意見和風險評估,由於意見專業且收費相對街外的私家診所實惠,所以旅遊旺季前每每要早一個月排期預約。
網址:www.travelhealth.gov.hk/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旅遊資訊網:wwwnc.cdc.gov/travel
世衛國際旅遊阪健康資訊網:www.who.int/i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