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的朋友(已確認)都在couchsurfing 等網站掛單,可以借床位給「陌生的旅行者」住用。
對我來說,去朋友家住,是一件很神聖的事。因為,我在入侵別人的私人空間。他們可以知道我用那一種牌子的洗面奶、沐浴露、醬油、廁紙……我的生活細節,好像會平白無事的,就暴露於陌生人前。
可是,我的朋友好像很歡迎這件事。他覺得,couchsurfing 的遊戲,可以令他認識更多朋友。即使有沙發客要來的時候,他要借多一輛單車,要安排晚飯節目,要問及旅客想做什麼。基本上,他不只提供沙發。一般的couchsurfing 主人,都要跟旅客去去旅行。如我電台的同事基斯,如果提供couchsurfing 服務,都會帶那些北歐來的客人們去廟街去煲仔飯、吃蛇羹、糖水等等的東西。
對我這種平日工作也有很多日程的人而言,提供沙發也不是我可以做的事。果然,後來也有不少令香港人卻步或擔心的新聞,如有女沙發客在外國險被強暴。我的朋友也告訴我,原來couchsurfing 也有另一種變種,叫rainbow surfing,類似是自稱同志友善的沙發主等等。
這種「釋放潛在經濟價值」的遊戲,在好幾年前,已經很流行。因 uber 和 airbnb 的流行,中國(對,是他)也好像開發了很多「共享經濟」的手機應用程式。如請鄰居煮一些「家常菜」給附近的人的「回家吃飯」程式,在國內都很流行。在旅行方面,還可以有什麼「共享」經濟的點子呢?有程式安排「在地人」當嚮導,或是一群不認識的人去吃「地道」的店子。聽說都是最近流行的「旅行」方法。
可是,這些東西,都不是我杯茶。airbnb 看上去好像是便宜,也好像很方便。朋友在東京,可以住到普通人的住家都感覺很開心。但我對「打搞別人的家」,還是有一點的戒心。
雖然,我很清楚知道,在東京不少 airbnb 都是外國人(有一部份都是香港人)的物業,為了不長期放租(免得要物業代理收手續費),於是就選擇以 airbnb 的形式幫補房貸。
而也有朋友試過去領鑰匙的時候,接頭的是一個說普通話的中國大媽。這些小事,都令我的朋友對東京有一種「複雜」的印象。畢竟以前去到東京,由出入境的職員到酒店的前台服務人員,都是說日語的。即使是說中國口音的酒店前台職員越來越多,但禮貌上他們還是做足門面功夫的。可是,到 airbnb 這種「領鑰匙」細節上,就不能擔保什麼了。反正業主可能是中國人,派鑰匙的可能也是中國人,那就只好當自己去了中國旅行好了。
另外,網路也有流傳一些小消息,指有一些民居被改成 airbnb之後,出入人雜了,晚上回「家」的時候,也有一些遊客可能太興奮,控制不了聲浪,而影響鄰居。總之,出入住宅區這些事情,在日本可以是很麻煩的事情。如果可以多付一點錢,有人幫我執床,我喜歡幾點回去就幾點回去,我的朋友來我的酒店房喝酒聊天到深夜也不成問題,也不會「騷擾到鄰居」。
我比較喜歡酒店。